近視常見的原因是由于眼球拉長,遠處平行光線經眼的屈光系統折射后落在視網膜前方,無法形成清晰的影像,以致于在看遠距離景物時會模糊不清;而青光眼則是由于眼壓超過視神經能夠承受的限度,導致視神經受損從而引起視野缺損視力下降等一系列視力障礙。
由于成因不同,因此很多人認為這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兩種眼病,如果真這樣認為就大錯特錯,事實上二者的關系非常密切,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近視度數大于600度)人群出現青光眼的風險要高于普通人數倍。
近視度數越高,你與青光眼的距離越近
近視究竟是如何成為青光眼發病的危險因素呢?這與被拉長的眼球有關。
正常情況下眼球的長度約為24mm,但隨著近視出現眼球會不斷變長,近視度數每增加300度,眼球長度約增加1毫米。高度近視患者的眼球長度一般超過26mm,嚴重時可被拉長超過10毫米,眼球長度可以超過34mm。
這種眼球結構的改變會導致括視神經在內的多種眼部組織都會出現退化,其中一個表現就是視神經纖維層(簡稱RNFL)的變薄,對眼壓的耐受能力降低。雖然眼壓沒有升高仍在正常范圍內,但已對脆弱的視神經細胞造成損傷,形成青光眼。
由于視網膜接受影像的光信號需要先轉化為電信號,然后通過視神經及視覺路徑傳遞到視覺中樞后才能形成視覺,如果視神經受損,將導致部分信號無法從眼睛傳送到大腦,對青光眼患者而言,他們的視野會不斷從周邊開始縮小,隨著視神經受損程度不斷加重,終將可能導致失明。
由于近視眼球被拉長,房角組織也會被拉開,因此,近視所引致的多數是開角型青光眼,這種類型的青光眼病程進展緩慢,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后期就算顯露出癥狀也容易被高度近視導致的視力障礙所掩蓋而被患者忽視錯,終對視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讓自己陷入失明險境中。
雖然青光眼致盲的風險很高,但如果能夠在早期就發現、并遵從醫生的方案及時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青光眼,患者仍有機會維護住現有的視力。因此,青光眼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
嚴查五大指標,讓青光眼無所遁形
青光眼診斷和監察的主要指標包括︰視力﹑視野﹑眼內壓(簡稱IOP)﹑視神經的視杯與視盤比例(簡稱CDR)、視網膜神經纖維層。
視力與視野的檢查主要量度眼睛功能上的損傷,而后兩者則檢測眼睛的結構性損傷。
由于結構性損傷有可能比功能性損傷早出現,CDR和RNF檢查有助早期青光眼的發現與診斷,CDR越高,患上青光眼的風險也越高;而RNF的厚薄是診斷青光眼的重要指標之一,對于青光眼的診斷和進展評估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IOP的檢測不但有助青光眼的分類,更是監察治療結果的重要臨床指標。
以上五個指標,大家都記住了嗎?看完以上內容,想必大家對于近視和青光眼的關系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這下再也不會錯誤地認為二者毫無瓜葛了吧?近視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一定要記得定期到專業眼科醫院做眼底檢查,以及早發現潛在的青光眼,配合醫生積極治療,防治視力的嚴重損害。
后,上海眼科醫院還有件事情要提醒大家,青光眼僅僅是高度近視的并發癥之一,它還可能導致白內障、視網膜脫落、黃斑病變等嚴重并發癥,這些并發癥嚴重都可能致盲,想要讓自己徹底遠離這些危險并發癥,不管近視度數是否超過600度,都要時刻注意科學合理用眼,避免不良用眼或用眼過度等傷眼行為。 》》》立即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