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絡十分發達,我們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很多醫療常識,比如青光眼的高危因素是高眼壓。所以一提到青光眼,大家第一反應往往是高眼壓造成的,也有的青光眼患者在看到自己的眼壓值“正常”時,懷疑是醫生誤診。
然而真相是,眼壓高不一定就是青光眼,而眼壓值正常也可能患有青光眼。為什么這么說?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正常眼壓性青光眼,了解一下!
一般來說,人類眼睛的眼壓正常值在10 – 21 mmHg之間。如果眼壓上升至視神經難以承受的限度,進而損傷到視神經,令視神經細胞壞死,我們稱之為青光眼。但也有的人眼壓正常,視神經仍有損傷,這種情況也屬于青光眼,我們則稱之為“正常眼壓性青光眼”。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眼壓正常,為何會發生視神經病變呢?一般認為,原因有以兩種情況:
1、眼部血管異常:視網膜血管異常收縮、視神經周圍中央小動脈變細或者眼動脈反流的頸內動脈的雙側完全栓塞導致視神經乳頭血管灌注異常,而引起相關病變;
2、患者自身體質:就像吃辣椒一樣,同樣的辣度,每個人的接受程度會有差異。對于眼睛來說,大部分人眼壓值正常時視神經不會受到影響,但也有少部分人眼壓正常仍會造成視神經受損。比如A眼壓值是20,視神經健康;B眼壓值超過15,視神經就會受到損害。雖然B的眼壓低于A,但青光眼患者是B。
由此我們知道了,眼壓正常,也可能患有青光眼。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有的人眼壓高于正常值,但沒有出現眼底視神經的損害,可以定期檢查,暫時不用治療。
診斷青光眼,并非只檢查眼壓
前面我們了解到,單憑眼壓值不能判斷是否患有青光眼,那醫生是如何對患者進行診斷的呢?其實,醫生在進行青光眼診斷時,并非只檢查眼壓。
在上海眼科醫院排名,醫生對青光眼診斷和監察的指標主要五個:
①視力
②視野
③眼內壓
④視神經的視杯與視盤比例
⑤視網膜神經纖維層
①、②主要量度眼睛功能上的損傷,④⑤主要檢測眼睛的結構性損傷,由于結構性損傷有可能比功能性損傷出現得早,④⑤可對青光眼早期進行診斷,幫助青光眼患者早發現病情。
需知,視神經的視杯與視盤比例越高,患上青光眼的風險也越高。而通過光學相干斷層掃瞄可以量度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的厚薄,是診斷青光眼的重要指標之一。而檢查眼壓有助于對青光眼進行分類,也是監察治療結果的重要臨床指標。
治療正常眼壓性青光眼,需將眼壓降至目標眼壓
無論是眼壓正常青光眼,還是高眼壓性青光眼,我們治療青光眼的目的主要是保護患者余下的視神經組織及其功能,將眼壓控制在合適的范圍之類,以預防視神經進一步遭到破壞。
高眼壓性青光眼患者需要通過藥物或者手術的方式將眼壓控制在21 mmHg以下;但對于正常眼壓性青光眼患者來說,患者需要將眼壓降到比正常值還要低,也就是目標眼壓。如果已經達到了目標眼壓,病情仍有惡化,則需將目標眼壓下調,直到患者病情穩定為止。
一般情況下,青光眼的治療以藥物為主,用藥類型以及藥物用法、使用頻率等應遵醫囑。如果患者通過藥物難以控制好病情,則需要在醫生建議下考慮進行激光或者手術治療,在眼內開新的房水排出通道,使得房水直接排出眼外,以達到降低眼壓的作用。 》》》立即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