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端午去堂哥家吃飯,看到了這樣一幕:
堂嫂正在廚房做晚飯,孩子在一旁哭鬧,堂嫂施展不開,讓堂哥把孩子帶走。堂哥哄著孩子去了客廳,開電視讓他自己一個人看動畫片,孩子看了一集就沒耐心看下去了,又鬧著堂哥說:“爸爸,我要玩手機。”堂哥有點生氣:“怎么又玩手機?”孩子聽完堂哥的話就不樂意了,忍不住又哭鬧起來。堂哥被孩子的哭聲煩得不行,拿出手機,打開游戲畫面,直接遞給了孩子。
孩子一拿到手機就馬上收起了哭鬧的架勢,興致勃勃地玩了起來。我問堂哥:“他還沒到7歲,你就經常給孩子手機玩游戲嗎?不怕傷眼?”堂哥無奈地說:“我知道這樣不好,可是不給他手機他就鬧得不行,實在沒其他辦法了,讓他玩會游戲還能消停會。”
相信堂哥的情況并不是個例,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對待孩子哭鬧的處理方式都是如此。
顯然,手機如今已成為孩子們的“電子保姆”,它可以立刻將哭鬧的孩子變得安靜下來。然而有時候,對沒有自控意識的孩子來說,“保姆”隨時可能會變成“炸彈”!
網上曾報道,9歲男孩玩手機10小時一天之內變斗雞眼。
(圖片截自微博新郎科技,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醫生對此表示,長時間、近距離、過度用眼,有可能引起“急性共同性內斜視”,也就是人們所俗稱的“斗雞眼”。
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發病原因
對于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發病原因,專家們經常用雙眼融合遭到破壞來解釋:
這些人原有正常的雙眼視覺,可能伴有屈光不正或內隱斜,平時能夠用運動性融合控制眼位,有一部分人可能原有的運動融合幅度小,生活中通過良好的用眼習慣可以維護正常眼位和雙眼單視功能,不會出現復視和明顯斜視。
當人們看近物時,雙眼屈光狀態、輻輳功能同時調節。長時間看近物就會引起過度的屈光調節和過度的輻輳等調節,不能維持原有的眼球運動調節平衡,在伴有神經因素影響下,不能控制原有的內隱斜而導致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發生。
急性共同性內斜視好發于6歲以上的兒童,在兒童斜視患者中僅占0.3%,智能手機的過度使用成為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常見病因。
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癥狀
①發病突然,先有復視,后發生內斜,或二者同時發生。
②復視為同側水平性,各方向距離相等。復像距離看遠大,看近小,有的至眼前一定距離復像會消失,復視在主覺上多能耐受。
③斜視可表現為內隱斜,間歇性內斜視或恒定性內斜視。
④眼球運動各方向均好,無眼外肌麻痹體征。
⑤具有一定的雙眼視功能,大部分有同時視及一定范圍的融合力,約有一半病人有立體視感。
⑥神經系統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
患上急性共同性內斜視的孩子當時可能沒有明顯不適的癥狀,特別是間歇性內隱斜,平常根本看不出來,因此很容易被忽視。因此,家長們要多注意,嚴格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頻率與時間,防止此病發生。
急性共同性內斜視如何治療
保守治療
急性共同性內斜視主要因復視及內斜而就診。如內斜度較小,復視干擾不大者可以觀察,或先采取保守治療,用低度的三棱鏡底向外,分別戴于雙眼以中和復視。
如果是因融合功能暫時遭到破壞,由本來的內隱斜變成內斜視者,經過一段時間后,內斜視和復視可以消失,因此也可以觀察,并保守治療一段時間。如內斜度數較大,待癥狀穩定后,可以采取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手術定量與方法和普通斜視相同,可行雙眼內直肌后退或單眼內直肌后退加外直肌縮短術,但在手術過程中應用Maddox桿加三棱鏡反復調整手術量直至復視消失為止。
好是看近保留少量外隱斜,看遠保留少量內隱斜,這樣比較符合生理狀況,如果術前融合功能較差,需經同視機進行融合訓練,融合力達10°以上時,再進行手術,這樣術后消除復視的效果更為可靠。
上海眼科醫院溫馨提示:孩子因為年齡小不知道過度使用手機可能會導致斜視,更不知道斜視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會有多大的影響,家長應該平時多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幫助孩子減少玩手機的時間,不要讓手機毀掉孩子。 》》》立即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