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能夠在藍天自由翱翔,是因為它們背上長了一雙可以飛翔的翅膀,所以經常有人幻想自己能夠擁有一對翅膀,像鳥兒一樣自由飛來飛去。
不過,幻想歸幻想,人的背上是長不出翅膀來的,但有一種眼病卻可以讓眼睛里長出“翅膀”,這種“翅膀”非但不能讓你飛翔,還會造成眼睛不適,嚴重情況下可導致視力障礙。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種眼病呢?
翼狀胬肉:眼睛里長出了“小翅膀”
可能有的人對于“翼狀胬肉”比較陌生,其實翼狀胬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結膜變性眼病,它也有一個俗稱:“魚肉”。簡單來說,翼狀胬肉就是長在球結膜與角膜上的贅生組織,單眼或雙眼都可能發生。
那么上海眼科醫院排名為什么要叫它“小翅膀”呢?這還要從翼狀胬肉的形狀說起。
通常情況下,翼狀胬肉由三個部分構成:頭部、頸部和體部,頭部即胬肉長入角膜的部分,跨越角膜緣處為頸部,剩余部分則是體部。這三個部位的構成,呈現出三角形,外觀宛如昆蟲的小翅膀。
雖然外觀十分形象,但畢竟是一個長在眼睛上多余的贅生組織,除了會刺激眼部及影響外觀之外,隨著胬肉日漸增大,還可能引起角膜弧度發生改變而引起散光,或者因胬肉過大在視軸范圍造成角膜疤痕,可對視力造成影響。所以說,眼睛上長“翅膀”確實不是一件好事情!
翼狀胬肉易“青睞”這些人,預防眼睛被“添翼”可這樣做
俗話說“百因必有果”,那么眼睛里的胬肉自然也不是無緣無故長出來的。一般來說,翼狀胬肉的形成主要與結膜經常受到外界刺激有關,比如高強度的日曬及紫外線照射,所以翼狀胬肉更加“青睞”漁民、農民等戶外勞動者,或者一些電焊工人。此外,自身因素包括淚膜異常、淚液分泌不足等也可能導致眼睛長胬肉。
為了避免眼睛被意外“添翼”,應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1、戶外勞動者不可避免要在戶外作業,應盡量避開紫外線強度高的時間段,可戴上防紫外線的眼鏡,減少風沙及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2、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預防眼睛過度疲勞。
3、需要長期面對電腦時,應養成多眨眼的習慣,以保持眼球表面的濕潤,減少對眼睛的刺激。
4、注意用眼衛生,避免用不潔的手揉眼睛,眼睛有炎癥時應積極治療。
靜止期的胬肉大多無需治療,活動期的胬肉則應考慮做手術
前面我們有說過,翼狀胬肉可對視力造成影響,所以對于翼狀胬肉我們自然不能任由著它長。一般來說,根據病變進行情況,翼狀胬肉可分為靜止期與活動期。對于靜止期的翼狀胬肉,一般不對視力造成影響,若沒有不適癥狀或者大小未超過3mm,根據專業醫生評估后可不需要治療。
翼狀胬肉靜止期
而對于進入活動期的翼狀胬肉,或者大小超過3mm時,則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否則有機會造成視力障礙、引起發炎,甚至因胬肉過大而影響眼球的轉動。
針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翼狀胬肉,手術方式是直接將胬肉切除,考慮到單純切除胬肉的手術方式可能有較大的復發可能,上海眼科醫院排名主要采取“胬肉切除+抗代謝藥物”或者“胬肉切除+自身結膜移植術”的結合治療方式來減少術后復發的風險。
“胬肉切除+抗代謝藥物”的治療方式即在切除胬肉的同時,在病變區域使用相關抗代謝藥物,以此減少術后組織增生的形成。結合“胬肉切除+自身結膜移植術”則是在切除胬肉之后,于附近取內含有干細胞的健康結膜,覆蓋在已切除病變區域的鞏膜上,有助于降低復發的風險。具體采用何種治療方式,則應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 》》》立即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