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我國近視人數超過6億#的熱搜話題出現在社交平臺上。
內容顯示:在這6億龐大的數字中,6歲兒童的近視率連年攀升,近視人群年紀已呈低齡化。低齡化近視不僅影響著日常學習生活,甚至還可能會影響眼睛健康。因此,對于低齡化近視防控工作必須要重視。
低齡化近視對孩子的眼睛有哪些影響?
① 增加高度近視發生的幾率
孩子近視本身不是一件可怕的事,但不重視矯正和防控就會讓近視變得“棘手”。現在仍有不少家長覺得戴眼鏡會加深近視,所以在處理孩子近視的問題時,認為輕度近視能夠滿足于平常的用眼需求,沒有完全達到看不清的狀態,可以暫時不配眼鏡。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其實比戴眼鏡更容易加深近視,并且更容易變成高度近視。因為,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不僅身高發育快,眼睛也會跟著發育,近視后不加以控制,就會加速眼部眼軸的生長速度,因而容易變成高度近視。
高度近視不僅是度數高、鏡片厚,還會因度數過高而變成病理性高度近視,易患上如視網膜脫落、白內障、青光眼等致盲性眼病。因此,為了孩子眼健康著想,在出現近視端倪時,就應該及時做好正確防控工作。
② 可致斜弱視的發生
斜弱視是兒童常見的眼病,通常是由屈光參差引起。屈光參差是指兩只眼睛的屈光狀態不一致,輕度的屈光差異對眼睛沒有太大影響,但若屈光差異過大,會不自覺的使用視力好的眼睛,而放棄視力差的眼睛,久而久之變形成斜弱視,這兩種眼病,可以一同發生也可以分別發生,不及時發現和治療,就會損傷視功能。
尤其是弱視治療時機有限,一般來說3-6歲治療效果好,6歲之后效果差強人意。所以,重視低齡化近視的防控工作,能夠減少引發小兒眼病的機會。
面對低齡化近視怎么做好防控工作?
目前,低齡化近視矯正的方式主要有佩戴框架眼鏡和角膜塑形鏡。
(1)框架眼鏡:是我們常見的矯正方式,經濟實惠,矯正作用也受到廣大近視者的認可。但有兩個不足,第一是它不具有防控作用,無法做到有效控制近視度數發展的作用;第二點是有些鏡框不好看、影響運動、易碎,孩子會產生抗拒佩戴的心理。
(2)角膜塑形鏡:這是目前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的矯正方式,它是一款特殊材質制作而成的硬性隱形眼鏡,不僅能夠,還能夠有效的控制近視發展的作用。尤其是它的矯正時間對孩子們非常友好,只需在晚上睡覺時佩戴足8個小時,白天無需再佩戴其他眼鏡就能夠看清事物。對于孩子來說,不僅解決了戴眼鏡的困擾,還不用擔心度數過快增長,就能輕松享受到清晰的裸眼視力。
上海眼科醫院提醒您:由于角膜塑形鏡是三類醫療器械,驗配屬于醫療行為,有一定的適用要求,是否符合配戴要求,需要去正規眼科醫院檢查。因此,切勿在市場上自行購買!家長們若是想為孩子驗配角膜塑形鏡,一定要到具有驗配資質的正規眼科醫院做好全面眼部檢查,檢查中無配戴禁忌、年紀符合,才可驗配! 》》》立即咨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