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把許多枯燥乏味的事情變得生動有趣,把許多有限的事情變成無空間限制,例如讀書、上網課。
通過科技的手段,在電子產品上呈現出富有吸引力的圖像和解說,調動孩子的閱讀積極性;而上網課,可以解決空間與距離的問題,輕輕松松就能獲取知識,課后還能溫故當天或者之前的學習內容,非常的便利。
確實,電子產品在某種程度上是學習的好幫手,但一定要控制好使用時間,否則就會成為近視眼的“幫兇”,如下圖中這位6歲女童,每天上2小時網課,卻近視300度。
區區2小時的網課,怎么就那么容易近視?
一天有24小時,僅花了2小時上網課,近視眼就形成,今后還該不該用電子產品?
很多人看到孩子因使用電子產品而導致近視,都下意識認為是電子產品的“鍋”。但實際上,真正的原因在于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一般來說,建議孩子近距離用眼時間在30-40分鐘左右,就可以休息15分鐘左右,進行遠距離眺望或戶外運動放松眼睛。而新聞中的6歲女童,每天上網課2小時,已經超過了合理用眼時間,若課后缺乏放松雙眼,如戶外活動、閉眼休息、遠處眺望等行為,與近視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
加之兒童青少年正處于發育階段,身體及眼睛各個組織都在快速發育,一旦有了近視的跡象,卻沒有及時發現,直至影響孩子視力才做視力檢查,此時可能已形成近視,且度數比較偏高。
孩子近視之前,有哪些跡象值得注意?
如今,許多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視力問題,但因缺乏對近視防控知識的了解,也難以及時阻止近視的發生。
其實,在近視的早期,仔細觀察孩子的一些行為,可以獲取近視信號。例如經常瞇眼看東西、不管是看什么眼睛看物體的距離過近、 經常揉眼睛、眨眼、皺眉、扯眼角或歪頭、斜眼等,都可能是近視癥狀,不過這并不代表一定是近視。
因為近視有真性近視和假性近視兩種類型。假性近視是指短時間內眼睛調節能力過強,眼睛處于近視狀態,可以通過休息或改善用眼習慣而慢慢恢復視力,真性近視則是由于眼軸被伸長而引起的近視狀態,是不可逆的,需要戴眼鏡才能看清事物。
想要區分真假近視,只有到正規的眼科醫院接受醫學驗光檢查的散瞳步驟才能區分。因此,當懷疑孩子有近視跡象時,不要直接配眼鏡,應到醫院檢查明確真假近視。
近視后戴眼鏡有講究,防控功能重要
一般來說,孩子近視后,度數會一直增長,到十八歲左右趨于穩定。除了科學戴框架眼鏡,能預防近視快速增長外,還可以通過配戴角膜塑形鏡實現和控制度數加深的目的。
角膜塑形鏡只需要在晚上睡覺時配戴,白天取下后,不用戴任何眼鏡,就能夠擁有清晰的裸眼視力。既沒有帶框架眼鏡的煩惱,長期堅持佩戴,孩子的近視度數增長速度從每年75度-100度降低至30度以下,甚至還要低。
所以,上海眼科醫院提醒家長們不要認為近視后戴眼鏡就完事,做好近視防控工作才能處理好孩子近視問題,避免成為高度近視,進而避免成為致盲性眼疾的目標,不受眼睛疾病的困擾,不給未來留下隱患。 》》》立即咨詢客服